“四史”思政大课是一门综合性高校思政选择性必修课,旨在通过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课程内容

“四史”思政大课共分为四堂课,每堂课围绕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和主题展开:

1. 党史:主要讲述革命先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强调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2. 新中国史:展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强调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3. 改革开放史:聚焦改革开放以来的艰辛探索和创业历程,强调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

4. 社会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五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强调坚持共产主义方向不动摇。

课程目标

“四史”思政大课的目标是通过学习历史,引导学生:

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提升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意义

学习“四史”对于每一位党员和群众都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学习“四史”,更好地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挑战。

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增强历史自觉性和历史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

汲取历史智慧:把握时代潮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四史”思政大课不仅是对过往历史的回顾与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和战略谋划,旨在培养有爱国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